比特幣價格飆升,專家認為崩盤不是唯一風險,比特幣被盜現象也越來越多 (合成圖片)在幣值不斷上漲的面前,很多人自動忽略了比特幣存在的風險。越來越多的人,在那組觸摸不到的計算機數字中,不斷接二胎觸、挖掘、交易比特幣……
   莊臣與此同時,在贊賞與質疑中,比特幣同時被戴上了兩頂高帽——新的造富神話與新時代的龐氏騙局。可不管怎樣,更多人對“不明覺厲”的比特幣只有一個印象,這瘋狂數字游戲掀起的造富風潮,看起來更像是一場賭博:似乎每個人都有機會從中獲利,但最後的贏家是誰?恐怕你連他的臉都看不到。誰在點錢,誰當炮灰?
   國內較早接觸比特幣的成都“礦工永慶房屋”龍禹江,耗資幾千萬元挖掘比特幣。而瘋狂的投入也沒有讓他失望,他身邊玩比特幣的朋友全在賺錢,“有些低價進場的朋友,如今已成為百萬富翁。”
   然而,和任何投資相同,有人賺錢,自然就有人虧錢。一網友直固態硬碟言自己在11月19日當天花近五萬元人民幣買了7枚比特幣,一周之後比特幣跌至5400元人民幣一枚,這導致他直接虧損了一萬多。
   事實上,對於比特幣這種大幅度漲跌背後是否存在莊家,有不少人進行猜測。有人認為,比特幣大漲是因為市場上已經出現了莊家,九份民宿對全球比特幣進行操縱,特別是由於比特幣較為稀缺,只要部分莊家手裡持有一定量的比特幣就可以輕鬆實現對比特幣價格的操縱。
   對此,龍禹江則坦言,11月19日左右比特幣最火爆的時候,有基金機構入場接盤,“幾百個比特幣買下,眼睛都不眨一下”。一旦大量比特幣集中在機構手中,其價格更容易受到控制,小散戶被套的風險更加巨大。
   最大的比特幣論壇Bitcoin-Talk通過對比特幣大戶進行估算,統計了持有量排名前500的土豪。如果數字估算準確,那麼前23名大戶,就已經控制了410餘萬比特幣,要知道現在挖出的總數也不過1200萬上下,1/3的比例著實讓人咋舌。
   根據BitcoinTalk的計算,創始人中本聰目前持有最多的比特幣,合98萬枚。2009年,他製造了首批比特幣,而後繼續進行挖掘。他所持有的98萬比特幣從未使用,所使用的挖礦模式和挖礦軟件都與市面上的不同。
   目前的莊家中排在第11位的溫克萊沃斯兄弟,兩人將從Face-book糾紛中獲得的大量賠償款項投在了比特幣上,並創立比特幣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稱累計持有占總量1%的比特幣,此時,他們開始進入公眾視野。最近兩人還高調預測:比特幣,會漲到4萬美金。
   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持有約17.4萬枚比特幣量,雄踞第9位。於是,有很多玩家擔心,中本聰這些大量持有比特幣的大戶,會在高位時將近百萬枚比特幣全部變現,然後跑路走人。到那時,人走樓空,只留下一眾散戶拿著手裡打了水漂的比特幣。因此,即便是靠比特幣賺了大錢的龍禹江也直言,“幾千上萬塊玩玩可以,千萬不要傾家蕩產做這個。”
  沒有第三條路可走
   當給比特幣帶來種種麻煩的致命弱點不斷被髮現後,除了那些死忠的用戶外,其他人對比特幣的質疑也日漸增多。
   諾貝爾獎獲得者、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在文章中說,比特幣的波動趨勢是在鼓勵囤積。前電子現金顧問、數字貨幣先驅斯蒂芬·布蘭茲認為,比特幣的根本結構就像“金字塔式騙局”,對早期持有者有利。他說,“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支撐它。我知道有人說它就跟法幣一樣,但這種觀點完全是錯的。法幣擁有完全的信任機制,是通過法律機構確立的。”比特幣的世界,法律缺位自然亂象叢生。而比特幣試圖在通過一種複雜的密碼學原理來超越於國家和秩序,挑戰現行政府主義下的貨幣體系,面對這樣的構想和威脅,各國之間也紛紛表態或調整政策。
   在今年7月30日,由於泰國央行認為比特幣目前仍屬於非法交易,所以必須暫停比特幣業務,由此泰國成為第一個禁止使用比特幣的國家。12月,韓國金融監管機構宣佈,不會承認比特幣作為貨幣的合法地位,理由是比特幣不符合互聯網或商業機構貨幣交易的監管規則。
   與之不一樣的是,在德國,比特幣已經納入到國家的監管體系,可作為私人貨幣進行流通,如果用於商業用途的比特幣則要交稅。在11月20日,美國政府為比特幣舉行聽證會,最終確認比特幣是一種合法的金融工具。不過美國政府也暗示將會更註意控制比特幣市場,而不僅僅是採取簡單的監控行為。
   不同於命令開放或禁止,我國央行等五部委近日下發《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在通知中稱比特幣不具有法償性與強制性等貨幣屬性,只是一種特定的虛擬商品,不能且不應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使用。但是,比特幣交易作為一種互聯網上的商品買賣行為,普通民眾在自擔風險的前提下擁有參與的自由。
   儘管各國政府對待比特幣的態度不太相同,但給比特幣一個很大的教訓——極客們要麼獃在虛擬世界里玩弄精緻美妙的數字貨幣,要麼彎下腰來撿起叮噹作響的現實貨幣,在嚴厲的監管之下,再沒有第三條道路可走。至少到現在為止,這個教訓在任何國家都適用。
   那麼未來呢?比特幣的命運仍然撲朔迷離,四散的銅臭背後,是一塊誘人的蛋糕,還是一觸即破的投資泡沫?“土豪”們“看不起”、“大媽”們“看不懂”。追隨者依然在說,它還是安全的,還是限量,還是沒有中心的,可即便所有的光環都還未消散,後來者萊特幣、Rip-ple如雨後春筍,它已然不再獨特。而對於那些現在才想起來要入場的人們來說,一夜暴富的神話很難被覆制了。這一切,似乎又中了風險投資那個永不破碎的蠱里——入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報記者馬想斌實習生馬曉博  (原標題:造富神話or龐氏騙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e11deaqr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