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志康
  絞圈房子(“絞”滬語讀gao)是先於石庫門的上海本土民居。筆者是從絞圈房子里長大的孩子,對絞圈房子有著非同建築學家們的理性認識,更多的是一種思鄉的情愫。
  祖居高家巷(俗稱高更浪),原址在錦屏路至婁山關路之間的玉屏南路南北兩側。1959年以前,玉屏南路還是蘇州河的一條支流,“大躍進”年代填河為路。本地人稱“河”為“浜”,浜南是中宅、前宅,浜北是後宅。浜南浜北有兩座石橋勾連,浜南高氏宗族,浜北姚氏宗族,夾有少量王姓家族。筆者是浜北姚氏後裔。
  高家巷的絞圈房子有四種規制:第一種“兩埭(讀da,排之意)五開間四廂房”,第二種“一埭五開間四廂房前圍牆”;這兩種規制呈“□”字形,全封閉。第三種“一埭五開間四廂房無圍牆”,第四種“一埭三開間四廂房無圍牆”;第三、第四種呈“凹”字形,半封閉。我的祖居就是第四種規制。祖居坐北朝南一埭三開間,中為客堂間,東西兩間正房又分隔出前房間與後房間,東西勾連相對的四間廂房。
  無論“□”形還是“凹”形的絞圈房子,中心位置是庭心(天井)。庭心一側有一口井,沒有自來水的年代,本地人生活用水全靠這口井。庭心也就成了家族間的信息交流中心。
  每天清晨,井台邊上噼噼啪啪的捶衣聲(舊時用棒槌捶衣),鉛桶叩擊井欄的哐當聲,迎接著新一天的到來。女眷們買菜歸來,又圍著井台淘米洗菜。妯娌間邊做家務邊交換菜場行情,還不時交流著左鄰右舍的家長里短。庭心還是絞圈房子里展示家事的“窗口”。兒女們談了對象,帶著朋友進家門,首先要穿過庭心。如果是三進老宅的最後一埭,帶著毛腳媳婦進家門,要穿越三個庭心。要向所有遇見的族裡長輩或同輩作介紹。如悶聲不響,熟視無睹,會被族人斥為不懂規矩。
  至拆遷前的上世紀70年代末,高家巷絞圈房子里三代同堂已是普遍現象,四世同堂也不在少數。每到開飯當口,客堂間里像個大食堂。兄弟妯娌相處融洽則罷,要是發生齟齬,那客堂間就成了“戰場”,而後這裡又成了老娘舅前來調停的“法庭”。
  絞圈房子里的民俗如今要是複原出來,可以當作旅游景點。兒時,每逢清明、冬至祭日,祖母領著兒孫去隔壁高祖老宅牆門間祭拜先人。牆門間梁下懸吊著一個神龕,神龕里擺放著祖宗牌位。夏至那天,客堂間“看方”(與三道梁併列的扁方形橫梁)下垂弔一桿大秤,族裡孩子都來稱體重,那天必吃草頭塌餅。農曆七月半(俗稱鬼節),天一擦黑,大人孩子人手一把棒香,在宅前屋後的地縫裡扦插,黑夜裡香火星星點點,驅鬼神保平安。本地人家信奉道教。“文革”前,老宅里凡有喪事,喪家都會請道士來做“功德”(法事)。
  高家巷老宅於1982年拆除。1985年春節前夕,老宅里的鄉親搬回了在原址建造的新公房,從此告別了朝夕相處的群居式生活,開始了家家單門獨戶的小日子。那些古老的民俗也隨著老宅消失殆盡。  (原標題:絞圈房子里的民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e11deaqr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